什么是药物流产?
by 怡康编辑团队 | 2025-10-23 | 药物流产| 阅读量:11
什么是药物流产?深圳怡康医院医生介绍,药物流产是一种通过服用药物而非手术来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,通常适用于妊娠49天以内(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)的宫内妊娠。它通过药物作用促使胚胎及附属组织排出体外,具有非侵入性、操作简便等特点,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潜在风险。以下是对药物流产的详细解析:
一、药物流产的原理
药物流产主要依赖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:
米非司酮(抗孕激素药)
作用:阻断孕酮受体,抑制孕酮活性,使子宫内膜蜕膜变性坏死,宫颈软化,同时促进子宫收缩和胚胎组织与子宫壁分离。
时间:通常在药物流产第1-2天服用。
米索前列醇(前列腺素类似物)
作用: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,增加子宫内压力,促使已分离的胚胎及附属组织排出体外。
时间:在服用米非司酮后第3天(或第2天晚)服用,多为阴道给药或口服。
整体过程:米非司酮破坏胚胎生存环境,米索前列醇触发宫缩完成排出,两者协同实现终止妊娠。
二、适用人群与禁忌症
适用人群
妊娠≤49天(部分医院可延长至7周内),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。
年龄18-40岁,无慢性疾病或过敏史。
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无药物流产禁忌症者。
禁忌症
绝对禁忌:
肾上腺疾病、内分泌疾病(如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)。
血液病、血栓病史。
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压、青光眼、哮喘。
对米非司酮或米索前列醇过敏。
妊娠期有吸烟史(>10支/日)或过敏体质。
相对禁忌:
距离前次流产≥3次或产后≤6个月。
带器妊娠或宫外孕可能。
子宫畸形或瘢痕子宫。
三、药物流产的流程
术前检查
B超检查: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囊大小(直径<2.5cm)。
血常规、凝血功能:排除贫血或凝血障碍。
白带常规:筛查阴道炎等感染。
心电图:评估心脏功能(尤其有心血管疾病史者)。
服药过程
第1-2天:口服米非司酮(分次或单次),通常在家服用,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恶心、呕吐等副作用。
第3天:到医院服用米索前列醇(或阴道放置),观察2-6小时。多数患者在此阶段排出胚胎组织,表现为白色绒毛状孕囊。
术后观察
医生检查排出的组织是否完整,确认妊娠终止。
观察阴道出血量(应少于月经量)及生命体征。
若6小时内未排出或出血过多,需考虑清宫术。
四、优势与风险
优势
非侵入性:无需宫腔操作,减少子宫穿孔、感染风险。
心理接受度高:避免手术恐惧,适合对手术有顾虑者。
费用较低:相比手术流产,药物费用更经济。
风险与并发症
流产不全(发生率约5%-10%):胚胎组织未完全排出,需清宫处理。
出血: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(平均14-15天),偶发大出血(需紧急处理)。
感染:术后生殖道感染风险(1%-5%),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、盆腔炎。
月经失调: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月经周期紊乱(3-6个月恢复)。
再次妊娠影响:药物流产后短期内妊娠可能增加胎盘异常风险。
五、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
休息与活动
术后卧床休息1-2天,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。
术后2周内以休息为主,身体虚弱者需延长休息时间。
饮食调理
多吃富含蛋白质、铁、维生素的食物(如瘦肉、动物肝脏、绿叶蔬菜),促进补血和身体恢复。
避免辛辣、生冷、刺激性食物,以防加重出血或感染。
个人卫生
保持外阴清洁,勤换卫生巾,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(避免盆浴)。
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,防止感染和再次妊娠。
阴道出血观察
术后阴道出血应逐渐减少,若出血量多于月经量、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腹痛、发热,需立即就医。
术后10天左右复查B超,确认无残留组织。
避孕指导
术后卵巢可能很快恢复排卵,需及时采取避孕措施(如避孕套、短效避孕药)。
避免短期内再次妊娠,建议间隔3-6个月。
六、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的对比
| 项目 | 药物流产 | 手术流产(负压吸宫术) |
|---|---|---|
| 适用孕周 | ≤49天(部分医院可至7周) | ≤10周 |
| 疼痛程度 | 宫缩痛(可耐受) | 术中疼痛(需麻醉) |
| 出血时间 | 14-15天(较长) | 3-7天(较短) |
| 完全流产率 | 90%-95% | 98%-99% |
| 恢复时间 | 1-2周 | 3-5天 |
| 费用 | 较低 | 较高 |
七、关键提醒
严格遵医嘱:药物流产需在医生监督下进行,切勿自行购药服用。
及时复查:术后10天必须复查B超,排除残留组织。
警惕异常:若出现剧烈腹痛、大量出血或发热,需立即急诊。
心理支持:部分患者可能因流产产生情绪波动,需家人或专业人士疏导。






